在大家選擇學校的時候,如果家庭比較困難的話,首先關注的話題應該就是學校的收費情況,不管怎樣,提前了解大家就可以提前做準備。小編特意整理了中國礦業師范大學的收費情況以及相關信息,如果對學校有興趣的同學,大家可以參考了解一下。
中國礦業師范大學學費
學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及江蘇省物價局核定標準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學費實行學分制收費,收費標準為100元/人﹒學分;各專業的學費標準按其所屬學科門類確定,具體如下表所示。
專業名稱 | 學費 |
漢語言文學 | 5200一年 |
英語 | 5200一年 |
住宿費:1200元/人·學年,暖氣費:100元/人·學年。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國內學習階段的學費為26400元/人·學年,國外學習階段的學費和住宿費等費用由外方合作大學按照其規定收取。
以上收費如有變化以江蘇省教育廳、財政廳和物價局批準的標準收取。
中國礦業師范大學助學政策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補助、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補助等資助項目,保障學生就學和成長成才。在新生入學報到時開通“綠色通道”,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具體獎助學政策見學校本科招生網。
中國礦業師范大學發展歷程
中國礦業大學的前身是由英國福公司創辦于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焦作路礦學堂是晚清時期由外國人在中國開辦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時也是在我國創辦最早并一直延續至今的礦業高等學府,并躋身于中國最早一批近代大學的行列。從1920年代起,學校先后經歷了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的變遷。抗戰爆發,學校先遷陜西西安,再遷甘肅天水,于1938年與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大學工學院在陜西城固合組為國立西北工學院。抗戰勝利后,焦作工學院于1946年在河南洛陽復校,其后又幾經輾轉,遷河南鄭州、江蘇蘇州,于1949年9月遷回焦作原址。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將焦作工學院撥歸燃料工業部領導,1950年3月,又將新開辦的華北煤礦專科學校并入焦作工學院,并以焦作工學院為基礎,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中國礦業學院。在經歷了天津-焦作兩地辦學的短暫過渡期后,1951年2月,焦作工學院的師生員工及圖書儀器設備全部遷至天津;4月,中國礦業學院舉行成立典禮——焦作工學院的歷史宣告結束。
1952年院系調整期間,北洋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采礦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學校因此聚集了全國一流的采礦科學技術人才。1953年,為實現更大的發展,學校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成為北京學院路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文革”期間,學校遷至四川省合川縣位于華鎣山下的三匯壩鎮,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78年,學校在江蘇徐州重建,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并在北京學院路原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1997年,經國家教委批準設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1998年,煤炭工業部撤銷,學校劃歸國家煤炭工業局管理,同年,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并入學校,成為學校“北京校區東校園”,形成了“一校兩地三校園”的辦學格局。2000年,學校整體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其后,北京校區東校園又劃轉北京廣播學院。學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區逐步演變為兩個相互獨立的辦學實體。
以上是關于學校的收費以及相關信息,中國礦業師范大學是一所正規的公辦大學,收費是合理的。無論大家選擇哪所學校,希望大家都能就讀期間能夠自己努力用功,珍惜學習機會,學習到真知識真本領,這樣才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同學們都能學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