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1: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師范學院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下設師范院系(簡稱“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師范學院”)是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寧波大學與寧波前瞻教育科技發展總公司共同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設置專業,設有人文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法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與材料化學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和建筑工程學院等八個下屬學科性二級學院,50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理學、工學、醫學等學科,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學科專業體系。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數萬余名。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師范學院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白沙路街道文蔚路521號
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2:寧波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下屬師范院系(簡稱“寧波師范大學”)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高起點地開始了辦學歷程。
寧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十一大門類,設有21個學院,建有7個省一流A類學科、6個省一流B類學科;據ESI公布的數據,工程學、臨床醫學、化學、材料科學4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現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5個本科專業。
學校現有教職工2720余名,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750余名。現有正高職稱人員390余名,副高職稱人員790余名,博士學位人員1030余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加拿大兩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5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9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名,國家萬人計劃人文社科領軍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名。
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3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5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7名,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5名,國家、省級突出貢獻專家14名,省特級專家3名、省“千人計劃”13名、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7名。寧波師范大學位于:寧波市江北區風華路818號
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3: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蘭溪校區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是1999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確認的一所綜合性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2010年被授予“全國先進獨立學院”稱號,2013年被評為全國校園環境滿意度50強高校。2014-2017年連續四年在全國高水平獨立學院排名中位列前七,2013-2017年學院畢業生母校滿意度連續五年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
學院依托母體優勢與區域優勢,堅持“行以求知,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著力構建融知識、能力、素養于一體,具有高度適應性、靈活性、開放性的人才培養體系。
現有各級各類教學研究和建設項目500余項,其中獲批省級立項30項。學院積極推進應用性課程建設,主持各級各類課程建設項目212門,其中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主編各級重點建設教材項目51項、出版27部,其中國家級1部,省級5部。
榮獲教學成果獎33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6項;擁有實習實踐教育基地151個,其中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擁有教學科研實驗室29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2項,省提升地方高校辦學水平專項1個。
學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近年來共承擔各級科研課題720余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2項,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項,國家級社會科學基金2項,全國教科規劃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64項;出版專著49部。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蘭溪校區位于: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迎賓大道3388號
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4:嘉興師范學院南湖學院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下設師范學院(簡稱“嘉興師范學院南湖學院”)是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獨立學院。學院坐落于聞名遐邇的革命圣地——浙江省嘉興市南湖之畔。嘉興市毗鄰上海、杭州、蘇州,經濟繁榮、交通發達、人文薈萃,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的美稱。
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學院依托母體嘉興學院辦學,按照“獨立辦學、資源共享、規范運行”辦學方針,與母體實行資源共享,具有得天獨厚的辦學優勢。
學院實行“按大類招生,一年后進行專業分流”的招生和教學管理模式,加大學生專業自主選擇權。學院秉承“方正為人、勤慎治學”的校訓精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為學生健康成長搭建平臺,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院占地面積590余畝,校園與母體嘉興學院校區相鄰,環境優雅。建立了以經濟管理實驗中心、機電工程實驗中心、醫學實驗中心、生化實驗中心等八個實驗中心為主體的實驗室體系。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000余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58萬余冊、電子藏書52萬余冊。
嘉興師范學院南湖學院位于:浙江省嘉興市越秀南路56號。
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5:杭州師范大學
杭州師范大學(HangzhouNormalUniversity)簡稱“杭師大”,位于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杭州;第二批省重點建設高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實行浙江省與杭州市共建,以杭州市管理為主,是杭州市重點綜合性大學,為浙江省和杭州市重點建設的百年老校。
杭州師范大學前身是光緒三十二年創建的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期間不斷發展與組建,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杭州師范學院,新世紀更名為杭州師范大學。2014年,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17年,入選教育部新增推研免試資格。
截至2016年12月,該校建有倉前、下沙、玉皇山、古蕩灣等校區,占地面積20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4.62億元,博士、碩士點132個,有包括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省重點專業在內的69個本科專業,形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醫學四大主干學科,藝術、教師等特色學科。化學、臨床醫學進入ESI前1%,學校ESI綜合排名列中國大學百強。
截止2016年12月,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博士和碩士學位研究生2300余人,留學生1500余人。1家直屬附屬醫院——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和1個國有民辦獨立學院——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截至2016年12月,該校設有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法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杭州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杭州師范大學理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杭州師范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護理、健康管理、基礎醫學)、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杭州國際動漫學院)、杭州師范大學經亨頤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社會科學基礎部、公共藝術教育部等教學院部,獨立學院——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現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學位人才培養項目1個,與兄弟高校聯合培養博士學位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6個,擁有教育部批準的與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合作辦學項目——教育領導與管理碩士,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6個和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的中外合作培養教育領導學碩士項目。有省“重中之重”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5個。有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8個、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6個。
2017年7月14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簡稱ESI)數據更新,杭州師范大學“臨床醫學”(ClinicalMedicine)和化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杭州師范大學ESI國內綜合排名位列第99,進入百強序列。
截至2015年12月,教職工2210人,其中專任教師1498人、教授等高級職稱專任教師79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749人、共享院士5名。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人選5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人選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8人,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省“千人計劃”)人選17人,浙江省高等學校“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1人,享受國務院津貼18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省“五個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9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培養人員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6人。
截至2015年9月,該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5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省級重點專業15個、省級優勢專業11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個,省級教學成果獎33項。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項目4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項目1門、省級精品課程27門。
該校建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1項、省級教改項目55項。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8人、省級教壇新秀9人、省級教學團隊5個。有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項目13部、省級重點教材46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項目6部。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5個。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
杭州師范大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倉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號
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6:浙江農林師范大學衣錦校區
浙江農林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浙江農林師范大學”)位于杭州市臨安區、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學校創建于1958年,時稱天目林學院,1966年改名為浙江林學院,2010年更名為浙江農林大學。經過60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農林、生物環境學科為特色,涵蓋八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建立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和學位授權體系。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秉持“求真、敬業”的校訓,弘揚“堅韌不拔、不斷超越”的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具有“肯干、實干、能干”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擁有國家級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23門,建有浙江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及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五年,本科生在全國性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1800余項。學校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涌現出“全國就業創業先進個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批優秀學生典型。
浙江農林師范大學衣錦校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衣錦街252號
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7:浙江科技師范學院小和山校區
浙江科技學院下設師范院系(簡稱“浙江科技師范學院”)的前身為成立于1980年的浙江大學附屬杭州工業專科學校,先后經歷了浙江大學附屬杭州高等專科學校、杭州應用工程技術學院等發展階段,2001年8月更名為浙江科技學院。
2003年10月,浙江省輕工業學校成建制并入。經過近40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的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省屬本科高校。
學校小和山校區位于杭州市西湖區西溪濕地畔,校園土地面積1000余畝,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安吉校區位于擁有聯合國人居獎美譽的竹鄉安吉,土地面積800畝,建筑面積16.5萬平方米。校園環境自然優美,山明水秀,湖光鷺影,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張德江曾贊嘆“真山真水,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浙江科技師范學院小和山校區位于:杭州市西湖區留和路318號
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8:浙江海洋師范大學定海校區
浙江海洋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浙江海洋師范大學”)是一所國家海洋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創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產學院,1975年更名為浙江水產學院,1998年與舟山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為浙江海洋學院,2000年之后舟山衛生學校、浙江水產學校、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學校和舟山商業學校等學校(單位)相繼并(進)入,2016年更為現名。
擁有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10785人;教職工1010人,其中專任教師72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307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87人,其中正高級技術職務143人。擁有雙聘院士9人、國家“萬人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5人,入選省“錢江學者”、省“151”人才工程等99人,省級教學、科技創新團隊9個。
浙江海洋師范大學定海校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海院路18號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浙江漢語言文學學校排名榜(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