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1:佳木斯職業師范學院
佳木斯職業學院下設師范院系(簡稱“佳木斯職業師范學院”)是經黑龍江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坐落在佳木斯市長安路西段,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學院現有教職工880人,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3500余人。
學院設有學前教育學院、交通學院、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焊接技術系、藝術系、管理系、農業系、繼續教育學院、職業培訓學院、環通駕駛員培訓學校和集賢分校等13個院、系及分校。開設機電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焊接技術、交通運輸、管理、教育、藝術、農業等九大專業體系50余個專業。
學院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全國開展就業安置工作,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哈大齊工業走廊等工業密集區域建立就業基地。學院與大連船舶工業工程公司、北京三一重機有限公司、沈陽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山東泉林集團、人本集團、中國吉利汽車、北京福田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青島政建集團海夢圓大酒店、大連東泉酒店、中國人民解放軍2703工廠、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各省分公司等千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佳木斯職業師范學院位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光復西路786號
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2: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是一所集幼兒師范和普通師范教育于一體,面向全國培養學前和小學教育師資的專科學校,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政府在寧古塔兩等小學附設的師范學堂,后經寧安師范學校、牡丹江幼兒師范學校和牡丹江師范學校三所學校合并而成。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占地17.6萬平方米,校舍面積7.8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213.36萬元、圖書28.96萬冊;現有教職工335人,其中專任教師218人,高級講師128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17人,博士1人。擁有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語音室、微機教室、多媒體實驗室、電子閱覽室、電子鋼琴室、舞蹈室、幼教綜合實驗室、物化生實驗室、體育場館等完全適應專科教學的需求,有實訓室108個、微機420臺,附屬幼兒園3所,實習幼兒園15所,附屬小學3所,小教實習基地32處,非師范類長期穩定實習基地3處。
2006年牡丹江市政府承辦的全省第十一屆運動會在學校運動場上成功舉行,成為牡丹江市歷史上的一大亮點。嶄新的教學綜合樓與現代化的體育場交相輝映,洋溢著濃郁的現代化氣息,展現著學校發展的勃勃英姿。2006年1月23日,黑龍江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蒞臨牡丹江市考察,為創建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提出了寶貴的意見。2006年3月23日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高票通過,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4月30日致函國家教育部,申請建立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光緒32年)清政府在寧古塔兩等小學附設的師范學堂,后經中華民國、偽滿洲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期。百年經久不息的發展演變,從規模較小的兩等小學附設師范學堂到師范講習所、省立寧安四中師范班、寧安師范學校、濱江省寧安師道學校,直至新中國成立后至20世紀末有了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的牡丹江師范學校、寧安師范學校、牡丹江幼兒師范學校三所師范學校。至2006年學校已經擁有百年歷史。進入21世紀,隨著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人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中等師范學校培養的教師已經不能滿足幼兒園和小學對專科程度教師的需求。教育部適時提出了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過渡要求。
面對牡丹江市具有百年歷史的優質、資深師范教育資源、面對牡丹江市對專科層次幼兒園和小學教師的迫切需求,面對蓬勃發展幼兒教育對教師的需求,牡丹江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作出決策,并于7月1日向省人民政府申請在牡丹江師范學校基礎上創建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市委、市政府決定舉全市之力在牡丹江師范學校基礎上建立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這一決定得到了省教育廳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市政府的主持下,將寧安師范學校、牡丹江幼兒師范學校、牡丹江師范三校逐漸合并組成新的牡丹江師范學校;第二整合教育資源,將原第四職業高中和北山小學的土地、校舍劃歸牡丹江師范學校。第三整合教育體育資源,將牡丹江市業余體校并入牡丹江師范學校。第四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省教育廳和省人民政府決定采取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形式,全力支持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百年師范,厚重積淀。百年的牡丹江師范教育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僅新中國成立后就培養了4.5萬名畢業生,為牡丹江地區、黑龍江省及至全國的中、小學、幼兒園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教師,也為各級政府、文化、經濟等領域輸送了許多干部、為牡丹江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校曾在1980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三所重點師范學校之一,1988年國家教委為學校頒發了“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方向明確,成績顯著”的獎牌并通令嘉獎,獲得了“全國學校文化藝術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實踐行知思想,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稱號,連續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市教育工作標兵單位”稱號,是全省中師教學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推進先進院校、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學前教育師資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處的前身是培訓科,是進行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師教育與培訓以及其他形式繼續教育工作的部門,學校于2000年成為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學前教育培訓中心。有函授、脫產、培訓等多種辦學模式,涉及專科及中等層次的學歷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及其他行業培訓等多種業務。
學校有5個系(部)招收成人教育學員,各專業均面向社會招生,開設的專業有師范類:學前教育(函授大專)、學前教育(脫產中專);非師范類(免試脫產中專):旅游服務與管理、商務英語、商務外語(俄語)、商務外語(韓語)、聲樂、器樂演奏、歌舞表演、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已培養學生1000余人,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繼續教育處以服務社會為己任,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充分發揮黑幼專的教育資源優勢,依托校內各系(部)的雄厚師資力量,以豐富的辦學經驗,廣泛開展與學校、幼兒園以及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教育、培訓合作,向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繼續教育處秉持“博學、敬業、求實、創新”的校訓,積極探索新時期繼續教育的發展與運作模式,伴隨著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發展的美好未來,努力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繼續教育平臺。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西地明街7號
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3:黑龍江師范大學
黑龍江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黑龍江師范大學”)是教育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現代化地方綜合性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黑龍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國冰城哈爾濱,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
黑龍江大學教學設施完備,教學條件優良,校區占地面積18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37億元,館藏圖書400余萬冊,擁有可容納3萬余名學生住宿生活的大學城,以及設施先進的實驗樓、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游泳館、餐飲中心等辦學基礎設施,以及寬帶校園網、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
黑龍江師范大學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74號
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4:哈爾濱師范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HarbinNormalUniversity),簡稱哈師大(HRBNU),位于中國冰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公立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為黑龍江省屬重點大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也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1953年,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和松江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為松江師范專科學校;1953年,學校復名為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1956年,學校更名為黑龍江師范學院,同年又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學院;1980年,學校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大學;1982年,學校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截至2017年5月,哈爾濱師范大學有江南、江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0余萬平方米;設有25個學院(部),80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29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800余人。
1951年,哈爾濱行知師范學校分立為松江師范專科學校和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
1952年,松江師范專科學校和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重新合并為松江師范專科學校。
1953年,松江師范專科學校再次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歸教育部所屬。
1956年5月,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擴建為黑龍江師范學院;同年7月,教育部又批復同意將黑龍江師范學院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學院。
1959年,黑龍江速成師范專科學校撤銷,并入哈爾濱師范學院。
1961年,黑龍江工農師范學院并入哈爾濱師范學院。
1964年,哈爾濱藝術學院并入哈爾濱師范學院。
1980年,哈爾濱師范學院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大學。
1981年5月,哈爾濱師范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省屬重點高師院校。
1982年,學校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0年,學校被黑龍江省政府確立為重點院校。
1998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1年,黑龍江農墾師范專科學校、呼蘭師范專科學校并入哈爾濱師范大學;同年,學校主體遷到哈爾濱利民經濟開發區師大路1號。
2002年,黑龍江省物資職工大學、黑龍江省物資學校并入哈爾濱師范大學。
2005年9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2010年,學校將阿城校區(阿城學院)撤銷,將其并入江南校區;同年,學校將藝術三大系歸于江南校區,分別成立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傳媒學院。
2014年,呼蘭校區(基礎教育學院)搬回主校區——哈爾濱師范大學松北校區。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哈爾濱師范大學設有研究生學院、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法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西語學院、東語學院、斯拉夫語學院、公共英語教研部、國際教育學院、數學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地理科學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傳媒學院、體育科學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26個院系(部),開辦80個普通本科專業。
截至2016年4月,哈爾濱師范大學有教職工3500人,其中專任教師1681人,教授、副教授924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841人。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3人,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共6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3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3人,國家級優秀教師17人,黑龍江省優秀教師69人,黑龍江省教學名師16人,省級突出貢獻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共計5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截至2016年4月,哈爾濱師范大學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各類校內研究所、研發中心共計51個。
1986-201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獲社科類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08項;2002-2011年,獲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65項;1978-2011獲國家級自然科學類獎項5項,2009-2011年獲省部級自然科學類獎項12項。2009年-201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46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0余篇。
哈爾濱師范大學位于:哈爾濱市利民經濟開發區師大路1號
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5: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200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國標代碼為12905,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鶴崗市師范學校及鶴崗礦務局師范學校、鶴崗財經學校,至今已有56年的辦學歷史。學校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文、理、工、管并存的新型高校。2011年我校率先成為全省9所高職(專科)院校進行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院校之一,2013年我校又被列為全省6所高職(專科)院校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緊缺人才培養招生錄取試點院校之一,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小學教師和幼兒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學校現有東西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近5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34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25萬元,圖書館藏書36.2萬冊。學校現有教學樓三棟;藝體綜合樓一座(內設籃球館、排球館、乒乓球館、體操館、舞蹈館、琴房);建有標準化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和羽毛球場等;有餐廳超市綜合樓和總計可容納6000余名學生的公寓六棟,一所附屬小學。
學校有教職工492人,專任教師22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2人,副高職35人;博士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39人,省級名師1人,省級骨干教師26人,外籍教師2人。學校現有各類學生3500人。招生范圍輻射到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校園面積70多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包括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集體育館、乒乓球室、體操室、琴房等為一體的音體綜合樓,集餐飲、招待所、超、美容、美發、洗浴等后勤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服務綜合樓,學生公寓。
校園網絡系統在省內乃至國內都具有領先地位,能夠為全校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更加廣闊的信息化空間;擁有長期穩定的各專業實習實訓基地。
學校地處黑龍江、小興安嶺、三江大平原交匯的金三角地帶--鶴崗市,東南面臨松花江與佳木斯接壤,西屏小興安嶺與伊春為鄰,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擁有蘿北、綏濱兩個國家一類口岸,是中國界江三峽的所在地。這里是北國煤都,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對現代化豎井,曾是全國第四大煤礦;這里誕生了中國醫科大學和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制片廠,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六個第一”。
這里是名人之城,是郭頌、殷秀梅、劉佳等著名藝術家的故鄉,是丁玲、張抗抗、姜昆、濮存昕等文化名人的第二故鄉,是培養了一批女子短道速滑奧運冠軍的功勛教練李琰的家鄉,還涌現出了第一個世界速滑冠軍王金玉、勇奪世界冠軍的射擊運動健將許艷華。
這里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土著文化、遼金文化、拓荒文化、抗聯文化、知青文化,是黑龍江流域文化研究基地;這里被確定為黑龍江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十大重點景區之一,擁有大峽谷、大濕地、大森林、大冰雪、大荒情、大礦山等旅游品牌優勢,學校就坐落在鶴崗市美麗的梧桐河畔。
學校“以教師教育為主體,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為基礎教育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辦學定位;以“明德至善,務學志恒”為辦學理念;以“突出辦學特色,強化教師教育類專業優勢,大力拓寬財務會計、計算機及語言文化類職業技術專業,穩步發展土建類、礦業工程類等其他技術類專業,積極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為辦學思路;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
學校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立了就業指導中心和就業創業培訓中心,全面負責學生的就業創業培訓與指導工作。建立了多個省內外就業基地。先后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為畢業生搭建就業平臺,成規模的基地有:東莞中扶基地、杭州蕭山春暉教育集團、北京博苑教育學團等。連續三年畢業生就業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82.5%。
學校在努力幫助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專升本學習,有許多學生考入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佳木斯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等省內高校繼續深造學習,實現了人生理想的新跨越。
畢業生專升本錄取率連續六年高于全省5%的平均水平;2012年達到16.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62個百分點;2013年達到26.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51個百分點;2014年達到21.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28個百分點。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位于:黑龍江省鶴崗市東山區梧桐河
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6:七臺河職業師范學院
七臺河職業技師學院下設師范院系(簡稱“七臺河職業師范學院”)是全市唯一的一所集高職教育、中職教育、技工教育、社會培訓于一體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職業學院成立于2005年,由七臺河師范學校和七臺河成人教育學院合并而成,面向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招收全日制專科生,同時承辦成人學歷教育。技師學院成立于2009年,由七煤培訓學院和市技工學校合并而成,面向本市及周邊市縣招生,培養初、中、高級技能人才,同時開展社會培訓業務。兩所學院均為副廳級單位。2013年2月,市委、市政府對兩院及市職業技術學校進行了整合。對外仍保留“職業學院”和“技師學院”的學校名稱及建制,業務上分別對口省教育廳和省人社廳,對內統稱為“七臺河職業技師學院”,黨政統一領導,人員統一管理,經費統一使用,資源統一調配,形成了新的辦學優勢。
學院總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其中北校區16萬平方米,南校區11萬平方米),北校區建筑面積7.9萬平方米(包括教學樓、藝體館、圖書館、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南校區規劃面積7.5萬平方米,已竣工3萬平方米(實習實訓樓、電商工業園、幼教中心),在建面積4.5萬平方米(創業大廈、實驗大樓)。現已完成投資1.35億元。
七臺河職業師范學院位于: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桃山區學府路229號
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7:大興安嶺職業師范學院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下設師范院系(簡稱“大興安嶺職業師范學院”)是2002年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黑龍江省骨干高等職業院校之一,是大興安嶺地區產業人才培訓基地,是黑龍江省“文明單位”標兵。
學院占地面積44公頃,建筑面積9.1萬平方米,實驗林場300公頃,固定資產總值1.5億多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3856萬元,館藏圖書35.7萬余冊。
擁有附屬醫院、防火實訓室、版畫創作基地等71個校內實訓、實踐基地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110個校外實習、就業基地,建成了國家林業局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質檢總局藍莓檢驗檢測中心、大興安嶺地區食品藥品質檢與研發中心和國家林業局林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國家工信部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等多個檢測、研發與鑒定機構。
現有教職工329人,專任教師140人,兼任教師86人,高級職稱教師69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位教師80人,“雙師素質”教師95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3人。
大興安嶺職業師范學院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晨光南街13號
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8:伊春職業師范學院
伊春職業學院下設師范院系(簡稱“伊春職業師范學院”)是在黑龍江大學伊春分校和黑龍江省伊春師范學校合并的基礎上,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工、林、理、經、管、文、法、藝、師兼容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學院現有教職工438人,其中:專任教師262人,高級職稱146人、中級職稱176人;博士學歷1人;碩士學位83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院級教學名師13人,全省優秀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院級優秀教學團隊10個;學科帶頭人22人,專業帶頭人19人,學術骨干30人,“雙師型”教師165人。
學院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5.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5.13萬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和校舍占地面積完全符合辦學標準的要求。學院固定資產2.4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942萬元,圖書館藏書28.57萬冊,開通了清華同方CNKI數字圖書閱覽系統和網絡出口帶寬100兆、約600個信息網點的校園網。
建有5座教學樓和7棟學生公寓,并有圖書館、綜合服務中心、標準運動場、訓練場地以及1個校辦工廠、3個校內實訓基地(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基地、旅游專業實訓基地、醫學專業綜合實訓基地)、2個中心(計算機中心、網絡中心)、5個語音室、20余個穩定的教育和生產實習基地,建有適應高職高師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
伊春職業師范學院位于:伊春市伊春區花園路4號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黑龍江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