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1:湖南民族職業師范學院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原岳陽師范學校)下設師范院系(簡稱“湖南民族職業師范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湖南省高職院校中唯一同時有資格招收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等教師教育專業的學校。最早為1901年美國傳教士海維里夫婦創辦的貞信女子學校,至今已有117年的辦學歷史。
學?,F有教師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07人,專任教師607人,其中正副教授280余人,碩士研究生200多人,“雙師型”教師127人。
學校設有學前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現代服務與管理學院、工程技術系、通信系、公共教學部、西藏部等院系和成人教育學院。開設有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早期教育、旅游管理、航空服務、商務英語、服裝與服飾設計、工業機器人、通信技術等29個專業。
湖南民族職業師范學院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學院路
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2:湖南科技師范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湖南科技師范大學”)是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十三五”國家百所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以及全國首批“創新創業50強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高校;學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蓋全國,有港澳臺及留學生招生權,畢業生就業率和考研錄取率居同類高校前列。
學校坐落在偉人故里、人文圣地湘潭,處于長株潭核心區域,比鄰九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交通便利,創新創業條件優越。學校占地面積3107畝,建筑面積110余萬平方米,月湖、明湖、櫻花園、梅花園等10處景觀園林相映成趣,山水型校園初具規模,是師生修身治學的理想沃土。
學校擁有兩座現代化圖書館,紙質藏書261.38萬冊,全校中外文紙本期刊1578種,中外文電子期刊27184種。校園信息基礎設施完善,已建成萬兆核心骨干網絡與云數據中心,有線無線網絡全校覆蓋、暢通快速;核心業務管理與服務全部實現信息化,移動校園應用平臺日臻完善;堅持以父母心辦食堂、建公寓,食宿生活條件一流,是師生安居成長的文明殿堂。
學校始終開放胸懷,重視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40余所高校和臺灣地區10余所高校開展合作辦學和科學研究。留學生規模穩步增長,已招收來自15個國家的留學生來校學習。近年來,積極派遣青年教師赴國外進修深造,選送學生赴國(境)外交流研修或攻讀碩士學位,選派應屆本科畢業生和教師赴美國、泰國等國家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拓展了師生的國際化視野。
學校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依托528個各類校企校地合作平臺,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知名企業深度協同創新,服務地方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區域產業轉移和軍民融合,為湘江流域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等重大民生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湖南科技師范大學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桃園路
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3: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HunanNormalUniversity)簡稱“湖南師大”,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前身為1938年創立的我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國立師范學院,1984年正式更名為湖南師范大學。學校是一所以師范教育著稱、具有悠久歷史的著名綜合性師范大學,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高校之一,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截至2015年,學校擁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3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擁有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18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學校的化學、物理學、臨床醫學三個學科先后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學校教師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長江學者7人、國突專家6人、國家杰青10人、千人計劃3人、萬人計劃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9人。先后培養出了劉筠、陳星旦、孫家鐘、夏家輝、印遇龍、譚蔚泓、陳大可7位院士。
截至2014年,學校設有24個學院,3個教學部,在85個本科專業招生。
截至2017年03月07日,學校擁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5]22個湖南省重點學科;擁有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設有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單位。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7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4人,中組部“千人計劃”人選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科研團隊2個;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7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含學科特區3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3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入選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者等31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人選14人、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7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7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40人。
截至2013年5月,該校累計獲國家、省部級自然科學科研項目370多項;新增人文社科項目800余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勵近200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8項;發表論文10277篇,出版著作1000余部;被SCIE和EI收錄論文800余篇。
截至2017年,學校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6個,湖南省工程實驗室2個,湖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6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
2017年1月16日,《科技部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6]427號)印發。這是國內第一家以“魚類”命名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湖南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南師范大學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瀟湘中路122號
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4:南華師范大學雨母校區
南華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南華師范大學”)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由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合并組建,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并入,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學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陽市,現有紅湘和雨母兩個校區。
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防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卓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實踐教育基地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開放課程3門。有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范基地、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29個,綜合性實習基地347個。
學校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先進集體、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單位、國防教育基地、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
南華師范大學雨母校區位于: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衡祁路228號
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5:長沙理工師范大學云塘校區
長沙理工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長沙理工師范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生推免權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南省文明標兵單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
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積淀了以“博學、力行、守正、拓新”校訓和“鋪路石精神”為內核的大學文化。自建校以來,為交通、電力、水利、輕工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40余萬高級專門人才。學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蓋全國,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學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現有金盆嶺、云塘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980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20余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9.52億元。圖書館紙本藏書331.19萬冊,電子圖書78.26萬冊,中外期刊1347種,擁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科技查新工作站。學校設有19個教學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1個繼續教育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7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5000人。
長沙理工師范大學云塘校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萬家麗南路2段960號
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6: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的美譽,是湖湘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國現代師范教育的搖籃之一,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地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源地之一。
學校前身為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栻于公元1161年創辦的長沙城南書院,1903年始立為湖南師范館,舉辦現代師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師范學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2008年升格為本科,2018年批準為湖南省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9年列為湖南省本科第一批招生高校,2021年教育部設立專項計劃支持我校與湖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F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承擔單位。
學?,F有城南書院和東方紅兩個校區,占地1346畝,現有在校生2萬余人,設有13個教學科研學院、3個現代產業學院、2所附屬小學。圖書館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近200余萬冊,電子圖書220余萬冊。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位于: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356號
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7:湖南大學師范學院南校區
湖南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湖南大學師范學院”)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校區坐落在湘江之濱、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譽。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教育傳統優良,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湖南大學辦學起源于公元976年創建的岳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變遷,始終保持著文化教育教學的連續性。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定名為湖南大學,1937年成為國民政府教育部16所國立大學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共“一大”代表、教育家李達任新中國第一任湖南大學校長,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校名。2000年,湖南大學與湖南財經學院合并組建成新的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師范學院南校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
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8:湖南農業師范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湖南農業師范大學”)是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是農業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建設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學校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占地面積3400多畝,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辦學始于1903年10月8日創辦的修業學堂,周震鱗、黃興、徐特立、毛澤東等先后在此執教。1951年3月由修業學堂發展而來的湖南省立修業農林專科學校與湖南大學農業學院合并組建湖南農學院,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1994年3月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
現有專任教師1359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5人、美國科學院院士2人,高級職稱專家827人,博士生導師310人。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81人;有“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湖南省教學名師、湖南省優秀教師等322人;有教育部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個、農業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3個、湖南省創新團隊6個,國家教學團隊2個、湖南省優秀教學團隊6個。
湖南農業師范大學位于:湖南省會長沙市芙蓉區農大路一號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湖南公辦外語教育學校排名榜(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