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排名前十的漢語言文學學校有:廣州師范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暨南師范大學廣園東校區、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師范大學石牌校區、華南農業師范大學珠江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師范學院、中山師范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中山大學新華師范學院廣州校區、廣東外語外貿師范大學南國商學院。
一、廣州排名前十的漢語言文學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漢語言文學學校名稱 | 漢語言文學學校地址 |
1 | 廣州師范大學 | 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 |
2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293號 |
3 | 暨南師范大學廣園東校區 |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瘦狗嶺路377號 |
4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55號 |
5 | 暨南師范大學石牌校區 |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西601號 |
6 | 華南農業師范大學珠江學院 |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廣從北路72號 |
7 | 中山大學南方師范學院 | 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 |
8 | 中山師范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 |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 |
9 | 中山大學新華師范學院廣州校區 |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華美路19號 |
10 | 廣東外語外貿師范大學南國商學院 |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良田中路181號 |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廣州排名前十的漢語言文學學校名單一覽表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1、中山師范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
中山大學下設師范院系(簡稱“中山師范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中山師范大學發展思路
中山大學具有人文社科和理醫工多學科厚實基礎,不斷追求學術創新,以國際視野開放辦學,現已形成了“綜合性、創新性、開放性”的特色。學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以“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為人才培養目標;以“面向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基本導向;樹立了“三校區五校園”錯位發展、合力支撐的發展思路。
中山師范大學師資力量
現有院士(含雙聘)20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13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66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0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9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40人,高層次人才數量居國內高校前列。
2、中山大學新華師范學院廣州校區
中山大學新華師范學院廣州校區簡介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下設師范院系(簡稱“中山大學新華師范學院”)(院校代碼:13902)是中山大學依據教育部教發〔2003〕8號文的精神,與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按新機制新模式申辦,于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并當年招生的一所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現有廣州校區和東莞校區,占地面積1456畝,面向全國招生,已招收十三屆學生,在校生2.2萬余人。
中山大學新華師范學院廣州校區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母體學校中山大學的優良辦學傳統和理念,13年辦學過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優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養、自主創新意識、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操作能力的“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堅持“質量立校、學術強校、特色興校、開放辦校”,爭取建成位居全國同類學校前列的應用型、開放性、多科性的現代化高等學校,實現“中國需要清華,中國也需要新華”的“新華夢”。2018年,學校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抓重點、補短板、強特色、固本培元厚內涵,為建設成為居于全國前列的獨立學院而努力奮斗!
中山大學新華師范學院廣州校區實訓平臺
目前建有經管、文法、理工、醫藥和藝術五大實驗實訓平臺,包含Fab-lab創客實驗室、醫學護理實驗室等129間實驗室,與兩百多家政府機構、事業單位、企業等共建校外實踐基地,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實驗、實踐、實訓的基地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