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宜賓市食品工業職業中學校位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翠屏區市中區,學校建于1983年7月。
宜賓工業職業技術學校2010年2月23日被國家教育部確認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校,2011年11月被推薦為第三批國家改革發展示范備選學校。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分工管理機制,規章制度健全,崗位職責明確,管理行為公開、公正、公平,教育教學管理合法有序。建成了國家職業資格鑒定站(川宜-17),提供全國通用家電、電工、鉗工、數控、計算機、英語等職業資格鑒定服務,是四川省職業技術院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點和考點,是宜賓市汽車運用與維修、幼兒教育與心理健康、電工與應用電子、德育與班級管理職教教研基地。與成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聯合開展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設立成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成人高等教育宜賓市食職中教學點,開展大專學業教育。
宜賓食品工業職業幼兒師范中學師資力量
2003年、2009年先后與宜賓市第一職業中學校、宜賓市工業職業中學校實施優化配置、資源重組,組建成新的宜賓市食品工業職業中學校(以下簡稱宜賓市食職中)。學校由三個校區構成,白沙校區位于宜賓市下江北青螺街8號,占地面積74376平方米;大南街校區位于宜賓市大南街,占地 5851.15平方米;洞子口校區位于宜賓市北正街,占地3500平方米,三個校區占地面積共83727.15平方米(126畝),學校建筑總面積 67226.18平方米。
宜賓食品工業職業幼兒師范中學專業設置
現開設有汽車運用與維修、機械制造與控制(含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及應用、幼師、電子技術應用、旅游服務與管理、會計、農村經濟管理、服裝設計與工藝等9個專業,共112個班級建制,在校學生5013人。現有專任教師252人,其中專任理論課教師246人,碩士研究生1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專任理論課教師的90.6%;專業理論課教師124人,其中:“雙師型”占61.3%。
學校承擔了四川省下崗職工就業培訓、溫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萬農民培訓、宜賓市酒都品牌勞務培訓、宜賓市青春建功新農村就業創業培訓、宜賓市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緊缺人才培訓等政府培訓工程,年平均培訓3000人次以上。為社會輸送了大批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宜賓食品工業職業幼兒師范中學學校概況
學校建有各類專業實驗實訓室、微機室46間,圖書室藏書14.6萬冊,各類實訓實驗成套設備1643臺(套)、1500個工位,設備總值1232萬元。學校建有校外實習基地21個,有國家職業資格鑒定站(川宜-17),提供全國通用家電、電工、鉗工、數控、計算機、英語等職業資格鑒定服務,是“四川省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宜賓市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宜賓市勞務開發培訓基地”、“宜賓市外派勞務培訓基地”、“四川省職業技術院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點和考點”。承擔了“溫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萬農民培訓”、“宜賓市酒都品牌勞務培訓”、“宜賓市實施青春建功新農村就業創業培訓項目”等政府培訓工程。
宜賓食品工業職業幼兒師范中學學校榮譽
先后榮獲“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宜賓市高中階段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宜賓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宜賓市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宜賓市校風示范學校”、“宜賓市文明單位”、“宜賓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舉辦職業教育24年來,為社會輸送了大批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宜賓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想要了解一所學校的情況,招生簡章往往都是最需要去了解的,因每所學校的辦學情況、層次不同,同學們需要通過簡章的內容來核查不
職業學校的招生計劃每年都在變化,有的專業取消又或者新增某些專業,因此,同學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了解當年該學校最新的
每年在選擇報讀的職業學校時,同學們有很多關注的問題,其中學費就是父母和學生都比較關心的問題之一,那么關于下文學校的費用情
每年中考之后,就有不少同學咨詢有關報讀學校的宿舍條件、食堂的一系列問題。畢竟一個好的住宿環境將給未來的大學生活帶來好體驗
每年成績陸續公布,填選擇學校也逐漸開始了,相信大家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可能會有一些關于學校問題需要得到解答,這個時候大家就
同學們在看學校的時候,選擇學校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報讀什么專業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畢竟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對大家將來
每年中考過后,學生們都到處去尋找有關自己理想學校的招生信息,比如錄取分數線、招生計劃等,其中錄取分數線是大家最關注的信息
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的本質區別,除了分數線以外,職業學校還會有各專業不同的招生要求,例如航空專業的身高要求,護理專業的男女
學校的好壞是眾多家長都關注的問題,但就我個人而言,只要學校是正規的就是不錯的學校。每所學校的辦學情況不同,其實是不好對比
每年中考之后,同學們在選擇學校時,學校的所處位置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最近很多同學都在咨詢宜賓食品工業職業幼兒師范中學的
現在在這個科技發達的社會,了解學校的渠道已經不再僅限于去學校實地了,很多學校都建設了自己的網站,這樣學生在家就可以通過網